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美媒:重大突破!月球土壤成功种出植物,空前画

来源:植物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6 05:4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事实上这是一项酝酿已久的计划,凡与太空有关的生物实验,通常都会经历严格的审查,早在15年前便有科学家提出种植申请,直到18个月前才终于通过审核并交付执行。而此次实验使用

事实上这是一项酝酿已久的计划,凡与太空有关的生物实验,通常都会经历严格的审查,早在15年前便有科学家提出种植申请,直到18个月前才终于通过审核并交付执行。而此次实验使用的月球土壤,部分来自1969年的阿波罗11号、12号任务,以及1972年的阿波罗17号任务。

科学家首次尝试,利用宇航员从月球带回的土壤种植植物,实验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更是人类太空生存的一大里程碑。

改善植物生长情况的一个解决方法可能是选取月球上地质比较年轻的区域的土壤,比如在有熔岩流的区域挖取种植土壤。种植环境也可以稍作改变,更换营养混合液或调整人造光。

安娜接着说,“在第6天以前,无论是月球土壤样本还是对照组样本,每种植物看起来都一样;但在第6天之后,开始出现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种在月球土壤中的植物反应,与生长在盐分过多或重金属土壤等恶劣环境中的植物相似。但NASA生物学家莎米拉(Sharmila Bhattacharya)则乐观表示,“任何事物的增长,都意味着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起点!”问题在于,日后该如何优化和改进,让以月球土壤种植作物的技术更加完善。

没人指望月球有朝一日会变成绿洲。但人们可以对植物进行基因改造,使其更适应月球土壤环境。如果科学家希望在月球表面进行有植物参与的温室实验,那么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因地制宜利用月球土壤,会比从地球运送土壤更容易些。

月球不是伊甸园,其暴露在辐射中的地表贫瘠不堪。月球土壤中含有一些人们熟悉的元素,包括铁和镁。但它缺乏地球上的许多矿物质。土壤的质地也跟地球上的不同。月球土壤的质地更加粗糙:有很多细小而锋利的碎片。它含有陨石撞击留下的微小玻璃碎片。

根据《通信生物学》最新一期杂志的研究报告中,佛罗里达大学食品农业科学研究所教授费尔(Robert Ferl)及其同事,将美国阿波罗登月任务期间,搜集而来的月球风化层土壤,用于种植即便在恶劣环境中也很容易生长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又称阿拉伯芥,一共才12克月壤,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研究团队利用了培育细胞的装置来种植物,每一个小空格里放上一克的月壤,再加上水和营养物质,之后再撒上一些拟南芥的种子。没想到不仅种子成功发芽,还处于持续成长状态。

科学家称,阿波罗11号带回的土壤样本是最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因为月球表面古老的静海区域比其他区域多承受了几十亿年的宇宙辐射和太阳风。没有参与该研究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太空植物学家西蒙·吉尔罗伊说:“知道能在月球土壤上种植物是向前迈了一大步。下一步就是在月球表面上种植物。”

研究员安娜(Anna-Lisa Paul)表示,由此可确定,“从月球带回的土壤样本不含有病原体,或其它会危害陆地生命的未知成分”,不过和种植于地球土壤的对照组相比,使用月球土壤种植的植物,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根部发育不良、体型也较小。

坏消息是,过了一周后,月球土壤的粗糙和其他特性给初生的拟南芥幼苗造成了很大压力,所以月球土壤上种植的拟南芥幼苗比来自地球的仿月球土壤上种植的拟南芥幼苗生长速度更缓慢。种植在月球土壤上的大多数拟南芥植株最后都会发育不良。该结果发表在《通讯-生物》上。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在阿波罗号宇航员带回的月球土壤里种出了植物,这个突破性进展意味着人类朝着在月球上种植粮食又迈近了一步。

文章来源:《植物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wkxxbzz.cn/zonghexinwen/2022/0726/1988.html



上一篇:种植物、养动物、育细胞,问天舱里即将开展的
下一篇:视觉四川 | 成功模拟太阳光“照”出天府粮仓新

植物科学学报投稿 | 植物科学学报编辑部| 植物科学学报版面费 | 植物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植物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植物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