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植物科学学报》征稿要[09/01]
- · 《植物科学学报》投稿方[09/01]
- · 《植物科学学报》数据库[09/01]
- · 《植物科学学报》栏目设[09/01]
- · 《植物科学学报》刊物宗[09/01]
专访“巨树计划”发起人奚志农:能感受树的每(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九派新闻:拍摄是可以盈利的吗? 九派新闻:现在感受到影像在保护自然上起到了哪些作用吗? 九派新闻:等身照能够直接地传达出这种震撼吗? 九派新
九派新闻:拍摄是可以盈利的吗?
九派新闻:现在感受到影像在保护自然上起到了哪些作用吗?
九派新闻:等身照能够直接地传达出这种震撼吗?
九派新闻:拍摄巨树与其他摄影题材相比,独特的是什么?
奚志农:自己要做的事情,怎么会有辛苦这个词儿呢?没有人请你去,更没有人逼你去。就我拍摄动物都快40年,没说过一个字的辛苦,说就没有意思了,那谁让你去做呢?
奚志农:这跟摄影圈子八竿子打不着。拍摄巨树,之前没有人做这个事儿,“野性中国”又是一个致力于用影像的方式来推动自然保护的进程,用影像来提升中国公众对自然的认知和保护意识的组织。就完全是出于一种责任、天职、使命,没有人做这样的事儿。全世界也只有三个地方在做。
10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野性中国”工作室、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林业和草原局等组成的“中国巨树科考队”发布了“中国第一高树”云南黄果冷杉的准确高度83.4米,同时发布了巨树等身照。此次发现创造了中国巨树新的攀测和采集纪录。
九派新闻:您之前拍摄了很多野生的动物,拍摄动物与巨树的不同在哪里?
九派新闻:“巨树计划”就是在拍摄大树杜鹃时成型的吗?
奚志农:去年我们就在沟通,一直在问那边的情况。事实上,在藏东南有中国更大的、更高的树,这是一个共识,毕竟那边有中国最好的森林。之前有一个朋友,也对那边情有独钟,我和他也做了很多的了解沟通。当时觉得,藏东南肯定是我们的重点的一个方向。只不过那个时候不知道那边具体高到什么程度。
奚志农:这个事情要追溯就很远了。在2009年,国家地理拍了红杉,2012年又拍了巨杉,都是北美的。红杉是世界最高的,巨杉是世界最大的,有这两个先例,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拍世界上最大的杜鹃花,就在云南。当时在2012年前后,也去和高黎贡山保护区的朋友来讨论这个事儿。但是那个时候一没有无人机,二没有攀树的资源。当时也做了一些设想,比如说用脚手架等等。但是完全不现实,就被搁置了。
【1】第一次拍摄想法2012年就产生
【3】用影像的力量促进自然保护是我们的使命
奚志农:毫无疑问的,任何一个人站在这么一个七八十米高的树下,这是一种多么震撼的感觉和力量。
九派新闻:拍摄会觉得辛苦吗?
九派新闻:以“巨树计划”的名义做了一些什么活动呢?
奚志农工作照/图:野性中国工作室
奚志农:开玩笑地说,这是因为我们而起的关于大树的“竞赛”。我们在去年10月份发布了一颗72米的树,今年5月份的时候,北大发了一棵76.8米的不丹松,发布了不到一个星期,植物所就发布了这颗83.4米的黄果冷杉树。当时我们是觉得,这仅仅是发布,单发一下高度,没有更深入细致的内容。你要去拍他的等身照,要让科学家去到这个树的上面,这样做的话,这个事情才完整。
九派新闻:您认为拍摄巨树的意义是什么呢?
奚志农:最初的时候只是想,国家地理的摄影师已经拍了全世界最高和最大的树,中国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杜鹃花,那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拍呀。但是当年没有实现,就一直到了2018年才实现。后来才慢慢成形,持续的拍下来。
九派新闻:这次看到很多报道说咱们是“中国巨树科考队”,是这样称呼吗?
九派新闻:您拍摄巨树的时候会感到震撼吗?
九派新闻:这次怎么得到黄果冷杉的消息的?
巨树的等身照是由摄影师奚志农带队进行拍摄的。他今年58岁,是中国的野生动物摄影家和环保主义者,也是目前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iLCP)的中国摄影师。他是“巨树计划”的发起人,也是公益机构“野性中国”的创始人。
奚志农:我们“巨树计划”最初的策划案是在2018年的1月份就已经出了,是在拍大树杜鹃之前。之后也不敢说每年一次,2018年拍了大树杜鹃,2019年拍了铁杉,2021年拍了秃杉,到今年拍了这个黄果冷杉,“巨树计划”也是一步一步的在完善的。任何事情都肯定没有一开始那么完美,很多想法也是不停地在完善当中。
文章来源:《植物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wkxxbzz.cn/zonghexinwen/2022/1017/2022.html
上一篇:我国科学家发现植物吸收氮肥的关键基因
下一篇:科学家发掘单子叶植物NLR抗病毒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