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国科研人员在横断山区发现植物新种旱谷蛇藤

来源:植物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2 02:4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科研人员为其拟名Colubrina zhaoguangii,纪念和致敬在横断山区从事植被研究的已故生态学家刘照光研究员。同时,科研人员还根据花果形态特征和分子遗传证据讨论了其与近缘种的亲

中国科研人员为其拟名Colubrina zhaoguangii,纪念和致敬在横断山区从事植被研究的已故生态学家刘照光研究员。同时,科研人员还根据花果形态特征和分子遗传证据讨论了其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并根据旱谷蛇藤的分布范围、植株数量和受干扰程度评估了该物种的受威胁情况。

旱谷蛇藤标本。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供图

旱谷蛇藤手绘图。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供图

该研究成果以“The new species and the third Chinese member of Colubrina(C. zhaoguangii, Rhamnaceae)”为题,于近日在国际生态学期刊《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发表。 (记者 贺劭清)

据了解,蛇藤属植物全球共有约38个物种。中国分布有两种,分别为蛇藤和毛蛇藤,前者分布于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省区的沿海地带,后者分布于云南南部的澜沧江、红河等流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国科研人员根据旱谷蛇藤的分布范围、植株数量和受干扰程度,结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评估标准,建议将旱谷蛇藤评估为易危物种。

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期间,中国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鼠李科植物新种Colubrina zhaoguangii旱谷蛇藤,这是中国记录的第三种蛇藤属植物。

旱谷蛇藤照片。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供图

2021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胡君博士带领考察队伍在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金沙江干暖河谷进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其间采集到1个鼠李科物种,无法对应到现有的鼠李科植物类群,经请教江西农业大学阳亿博士,通过查阅文献和标本,对比国内外的鼠李科物种,确认其为鼠李科蛇藤属植物新种。

在金沙江干暖河谷发现的旱谷蛇藤是中国分布的第三个蛇藤属物种。在形态上,旱谷蛇藤与马达加斯加特有的马达加斯加蛇藤和墨西哥西北部的绿蛇藤非常相似,但旱谷蛇藤的叶片上具有微小的白色泡泡状鳞片,与两个近缘种明显不同。

旱谷蛇藤的发现和发表对于研究鼠李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及横断山区生物地理学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旱谷蛇藤的发现不但丰富了中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同时也凸显出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工作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植物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wkxxbzz.cn/zonghexinwen/2022/0812/2001.html



上一篇:亚洲首位!这个荣获“李比希奖”的科学家,与
下一篇:中国科学家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发现植物新种卧龙

植物科学学报投稿 | 植物科学学报编辑部| 植物科学学报版面费 | 植物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植物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植物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