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三峡地区又添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

来源:植物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8 05:5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周厚林介绍,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助理研究员张彩飞的主持下,通过近三年研究,最终确认其为新物种,目前三峡白前已知至少有5个分布点。 三峡白前为夹竹桃科白前属多年生草

  周厚林介绍,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助理研究员张彩飞的主持下,通过近三年研究,最终确认其为新物种,目前三峡白前已知至少有5个分布点。

  三峡白前为夹竹桃科白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共有白前属植物约90种。2019年以来,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厚林、重庆自然博物馆陈锋等科研人员先后在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奉节县发现这一物种。

  图为三峡地区发现的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 受访者供图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柴慧明表示,2022年以来,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发现了其他3个新物种,分别命名为五里坡派模蛛、矮生假糙苏、五边巨疾灶螽,充分体现了五里坡的生物多样性。

  中新网重庆9月17日电 (梁钦卿)记者17日从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该保护区近日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重庆自然博物馆联合发表并命名了一种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目前,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类群》上。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东北部巫山县,地处渝、鄂交界处,与神农架国家公园接壤,恰在大巴山弧和川东褶皱带的结合部,大多为低山和中山地形。现记录有维管植物300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9种,体现了西南地区作为中国植物宝库的重要地位。(完)

  图为三峡地区发现的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 受访者供图

  图为三峡地区发现的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 受访者供图

  图为三峡地区发现的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 受访者供图

文章来源:《植物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wkxxbzz.cn/zonghexinwen/2022/0918/2009.html



上一篇:第十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揭晓,上海二位
下一篇:给植物画“写真”的人

植物科学学报投稿 | 植物科学学报编辑部| 植物科学学报版面费 | 植物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植物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植物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